肝脏外科
历史沿革
同济医院肝脏及门脉高压症外科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1953年,同济医院普通外科陆续开展了脾切除及各类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对脾肾静脉分流术作了改进,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1957年,在裘法祖教授指导下,开展了第一例规则性肝切除术,为我国最早开展此项手术的单位之一,并于1958年在郑州举行的全国外科学术会议上首次作了报告。
1958年在裘法祖教授领导下,夏穗生和吴在德一起首次尝试了犬同种异体肝移植。1973年起,共开展了130次同种异体原位狗肝移植,从而开创了我国肝移植的系统研究工作。1977年起,作为我国最早开展肝移植的单位之一,在裘法祖教授带领下连续开展了临床肝移植13例,是我国临床肝移植第一阶段积累病例最多的一组。最长存活达264天,也是当时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1例,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该项成果获得1980年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1964年在裘法祖教授的指导下,对肝门解剖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提出了肝切除手术操作的若干改进,为规则性肝切除术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经验。
60年代末开始,外科经常派高年医师下乡,开展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主要行脾切除术),与省、市兄弟医院一起,治疗了大量病人,为基层培养了技术骨干。裘法祖教授作为全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组长之一,领导、组织并多次亲自深入农村基层,指导和开展脾切除和胃底横断等手术,积极推动全国开展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为我国血防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70年代中期,裘法祖教授提出了“门脉高压是肝硬变形成过程中机体的重要代偿性变化”及“肝炎后肝硬变与血吸虫肝硬变有本质区别”等理论,对普遍采用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提出了质疑。1977年他提出了胃底横断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接着他阐明了冠状静脉病理解剖和最高位食管支后,又提出了独创性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而提出了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现代观点,其主要理论和技术在全国迅速推广。在此系列研究中,戴植本教授、吴在德教授和其它外科医师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该项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80年代中期,戴植本教授提出了“门奇反常血流及分布”的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理论与实践。戴植本教授自1994年至1997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脉高压组组长。
1981年起,吴在德教授先后开展了Nd:YAG激光光纤手术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和接触式YAG激光刀在实质性脏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先后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陈孝平教授提出了“采用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将自体的肝脏保留一部分,再腾出相应空间移植部分肝脏”的设想,研究成果经全国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获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80年代末陈孝平首创在术中B超指导下施行肝切除术,该项技术通过了湖北省卫生厅主持的科研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9年在国内首先报道了系统肝段切除术,提出肝脏每个解剖部位都可以行手术切除,即肝脏无手术禁区;1994年提出肝癌按大小不等分为4个类型,即:①微小肝癌,直径<2cm;②小肝癌,直径为2-5cm;③大肝癌,直径为5.1-10cm;④巨大肝癌,直径>10cm。在国内外最早有计划的施行巨大肝癌切除术,提出“就相同范围肝切除而言,肿瘤大小与切除肝实质量呈负相关的理论”,肿瘤大小不是评估能否施行肝切除的唯一标准。陈孝平教授因在肝脏外科领域成绩突出,分别于1996年获“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1997年获首届“吴孟超肝胆外科基金奖”。1995年杨镇教授的“肝微循环障碍和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陈孝平教授的“无水乙醇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获湖北省卫生厅二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
现况
1998年肝脏外科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陈孝平教授任中心主任。同年,陈孝平教授还组建成立了湖北省肝癌防治研究协作组,并担任组长。1999年同济肝脏外科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肝癌射频消融、冷冻和微波固化治疗,2003年起开展经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肝脏外科中心现有开放床位94张,附设一间设备齐全的微创治疗室和一间先进的实验室。年门诊量达1.4万人次,年手术量1000余台。至今已施行各类肝脏手术逾万例,成功切除最大肝血管瘤重达10余公斤,最大肝癌重达7.0公斤。
2001年陈孝平教授主持并起草了我国第一个“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中华外科杂志,2001,10:762),并于2004年和2009年分别两次对原方案进行了修订。该选择方案公布后,为我国外科界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时,提供了选择治疗方法的参考依据,受到了广泛的好评。2010年陈孝平教授又组织全国肝外科学组的专家,对“肝脏解剖和肝切除手术命名以及肝血流阻断方法与选择原则”形成了共识,为我国肝脏外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外科杂志,2010,3:196)
2002年以来,陈孝平教授、裘法祖教授和吴在德教授总结了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即“肝外科手术系列研究和技术改进”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前者获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者获2005年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陈孝平教授任外科学系主任,同时兼任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和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在肝门部胆管癌胆肠吻合术式、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肠吻合术式上均有所创新,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胰头癌的手术切除率,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了相关疾病手术治疗效果,已在全国各大医院得以推广应用。该项成果(肝胆胰外科几种新手术技术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究)2009年获高等学??蒲а芯坑判愠晒保ǹ蒲Ъ际酰┛萍冀蕉冉?。
2008年,湖北省肝脏外科临床研究中心在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挂牌成立,陈孝平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2009年陈孝平教授又将其1985年提出的“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设想应用于临床实践,成功地开展了亲属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术(供体即为“暴走妈妈”), “暴走妈妈”的事迹全国家喻户晓,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各大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视频)。同时在陈孝平教授的带领下,我院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率降到了国际最低水平。
目前,肝脏外科中心现有医师15人,技术人员2名,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自1960年即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78年起开始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002年起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现有博士后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人。至2009年底已有3名博士后出站,已毕业博士生约50名,硕士生100余名。
2004年年12月,同济医院肝脏外科承办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
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胆道肿瘤、胰腺肿瘤、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及肝脏移植。
学会、杂志、专著及科研情况
肝脏外科中心成员中,现有2人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顾问(吴在德)和常委(陈孝平),1人担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会长(吴在德),陈孝平教授还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副会长、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主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第三届人口与健康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在国内外50余种学术期刊担任常务编委、编委8人。其中《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总编、名誉总编各1人,《腹部外科》杂志总编1人,《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名誉总编及编委各1人,《Frontier of Medicine》名誉总编及编委各1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 》常务编委1人,《Digestive Surgery》编委1人,《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审稿专家1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编委1人,《Journal of Hepato-Biliary-Pancreatic Surgery》编委1人。
自1978年至今,肝脏外科共获资助科研项目约58项,获资助金额达1800多万元人民币,特别是近5年来获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包括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1项(利用碘油和羟基磷灰石纳米研制靶向抗肝癌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原发性肝癌的发育生物学机制),获资助金额达600万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前肝脏外科共主编专著、教材16部,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近年来主编专著、教材13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附2003年以来主编的专著及教材:
1.陈孝平主编,医学英文原版改编双语教材《外科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6.
2.陈孝平、刘允怡主编,《Bailey & Love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3.陈孝平主编, 石应康、段德生副主编,《外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八年制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4.陈孝平主编, 石应康、段德生副主编,《外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七年制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5.陈孝平摘译,《现代外科学英语精要》,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七年制配套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6.陈孝平、陈义发 主编《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七年制配套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7.陈孝平主编,《外科常用实验方法和动物模型的建立》,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8.陈孝平、冷希圣主译,《多器官功能衰竭》,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9.吴孟超、吴在德主编, 陈汉、陈孝平副主编,《黄家驷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0.陈亦江、陈孝平主编,《临床病例诊疗剖析-外科学分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七年制配套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1.陈孝平主编,《肝胆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2.吴在德主编,《外科学》,全国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刘允怡,陈孝平主编,《肝细胞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陈孝平
教授 主任医师
擅长: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是肝胆胰外科领域的疾病及临床肝移植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刘飞龙
教授 主任医师
擅长:肝硬化引起的脾肿大及上消化道出血的门静脉高压症、胃肠肿瘤、肝胆胰肿瘤及手术后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张志伟
副教授 主任医师
擅长:肝脏良恶性肿瘤,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诊治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张必翔
教授 主任医师
擅长:复杂困难的肝癌切除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及胆石症、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和临床肝移植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黄志勇
教授 主任医师
擅长:肝胆胰外科疑难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肝内外胆管结石;胰腺癌的外科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陈义发
教授 主任医师
擅长: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胰腺癌、壶腹部癌、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治疗、移植治疗、微创治疗和免疫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以及脾脏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梅斌
副教授 主任医师
擅长: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癌、胆管癌及肝胆良性肿瘤的手术、微创治疗和免疫治疗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肖震宇
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胆道肿瘤疾病,胰腺疾病,门脉高压机脾脏疾病等外科手术治疗及微创治疗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张万广
副教授、主任医师
擅长:各类复杂肝脏肿瘤、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门部胆管癌、胰头癌、转移性肝癌等方面手术和术后规范化综合治疗。精通肝胆胰脾微创外科技术,腹腔镜下能够熟练完成右半肝肿瘤切除、巨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阳军
副主任医师
擅长:血管疾病的专科综合治疗,包血管开放手术、血管腔内(介入)手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等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张伟
副主任医师
擅长: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脏肿瘤,肝脓肿,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腺瘤,肝局灶结节性增生,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癌,胆囊癌,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管囊肿扩张,壶腹部肿瘤,门脉高压症的诊治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王其
副主任医师
擅长:血管外科,各类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重点诊治领域为颈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内脏动脉病变、周围动脉狭窄及动脉瘤、包括静脉血栓在内的静脉疾病,布加氏综合征及累及大血管肿瘤的微创及常规手术治疗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李常海
副主任医师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的诊治。熟练掌握各种微创外科技术: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胆囊切除、巨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项帅
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类肝脏肿瘤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性肝癌等疾病的手术治疗。熟悉微创外科技术,能完成腹腔镜半肝切除术、巨脾切除术等。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董汉华
副主任医师
擅长:肝癌、肝胆胰脾外科手术,以及肝癌的微创和综合治疗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朱鹏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擅长:肝切除、肝移植以及腹腔镜、机器人肝切除手术等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擅长: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胆囊疾病、肝门部胆管癌、胰腺癌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微创治疗和免疫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和脾脏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未来7天各大院区出诊排班表 *为特需门诊
12.30 (星期日) | 12.31 (星期一) | 01.01 (星期二) | 01.02 (星期三) | 01.03 (星期四) | 01.04 (星期五) | 01.05 (星期六) |
||
陈琳
副主任医师
擅长:普外科疾病尤其是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疾病的诊治。
点击查看出诊排班表